国信会视轨检产品、动力学系统进入正线运行调试 助力北京地铁12号线顺利开通

发布时间:2024-07-24

北京地铁12号线西起海淀区四季青、东至朝阳区东坝,是一条主要沿北三环东西向敷设的轨道交通干线,全长约30公里,设21座车站,其中13座为换乘站,跨越海淀、西城、东城、朝阳四个行政区,12号线(四季青桥-东风)预计今年开通。其中国信会视为北京地铁12号线开发并提供的轨道交通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车辆动力学监测系统,为北京地铁12号线顺利开通保驾护航。

01 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

1.系统介绍:

车辆长期运行后会产生各种轨道不平顺和车辆问题,随着运营里程的积累和问题的增多,传统车辆检测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当代的需求。

由国信会视研发的轨道交通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以运营车为载体,采用惯性基准测量原理,综合运用多种精密传感器及设备,实现轻量化车载的实时轨道几何检测。

系统在车底安装布设轨检梁,梁体内装有2D激光传感器,惯性包和伺服加速传感器等精密设备,采集拍摄钢轨轮廓和采集震动姿态数据,上传至车内处理单元再将运算得到的结果传输至远端服务器。

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是以检查轨道病害,指导轨道维护保障行程安全的大型动态检测设备,也是实现轨道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中国城轨的智能化升级贡献力量。

2.设备清单:

轨检梁+主机

功能控制机箱

数据处理机箱

02 车辆动力学监测系统

1.系统介绍:

为保证轨道交通车辆乘客乘坐舒适度,北京国信会视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领先技术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监测系统。

系统通过在车底、转向架构架和轴箱布置振动传感器,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并由前置处理器汇总传输到车载主机,主机系统实时分析处理输出列车运行平稳性及舒适度指标,并将数据发送到地面进行深层数据分析、分析结果为智能运维提供预测预警和建议,打造了车地一体化运维模式。

系统不仅随运营车长期持续监测动力学指标,同时完成关键悬挂元件的故障实时诊断,有效的降低地铁车辆维修工作量及成本,提升车辆运行品质和乘客乘坐体验,为实现中国城轨的智能化升级贡献力量。

2.设备清单:

主机图

前置处理器

3.联盟团体标准起草:

关于批准发布《SD-WAN 智能安全网关技术规范》等 2 项联盟团体标准的公告中其中有一项是由国信会视参与起草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已正式获得批准并面向全行业发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的发布,是国信会视凭借其深厚的行业洞察与技术创新实力,由多方专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该规范制定了详尽、科学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它不仅涵盖了监测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等多个方面,还强调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信会视研发的轨道交通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车辆动力学监测系统不仅是识别轨道潜在问题、指导维护作业、保障行车安全的得力助手,更是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迈进的关键一步。它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中国城轨的智能化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持续为乘客出行提供更为坚实的安全保障,开启了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与科学管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