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案例|某地铁200万+设备的智慧管理之道,EAM打造资产管理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9-01

当城市轨道交通进入 “网络化运营” 时代,百万级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跨系统协同运维、安全高效运营,成为每个地铁集团的核心挑战。如何破解 “设备多、专业杂、流程繁” 的管理难题?国信会视EAM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以某地铁为标杆,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构建覆盖线路、200万+设备的智慧管理体系,让重资产管理告别 “粗放式”,迈入 “精细化、智能化” 新阶。

不止于“管资产”,更是“全生命周期赋能”

资产管理的核心,从来不是 “记台账” 那么简单。HS-EAM解决方案从根源出发,以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核心,融合IoT、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通从 “前期规划” 到 “后期报废” 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实现 “账、物、效、责” 的统一。

1. 全流程覆盖:从 “立项” 到 “报废”,资产每一步都可控

从资产的立项申请、招标采购、合同执行,到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转固,再到运营期的日常事务管理与报废处置,HS-EAM将分散的流程串联成闭环。

2. 全场景运维:设备 “会说话”,故障 “早预测”

通过IoT平台实时采集设备状态,实现 “点检 / 巡检数字化、运行状态可视化、故障智能预测”;固化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故障知识库,从 “日检、周检、月检” 到 “年度大修”,每一步操作都有标准可依。

3. 全系统集成:打破 “信息孤岛”,跨网协同更高效

资产管理不是 “孤军奋战”,HS-EAM深度集成多个数据系统,构建 “生产、管理、服务” 三网协同的管理生态;

某地铁的 “智慧资产管理” 实践,强在哪?

1. 规模领先:200 万+设备的 “一机一档案” 管理

某地铁作为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设备涵盖车辆、供电、信号、站台门、AFC、机电等多个专业,总量超200万套。HS-EAM为每一台设备建立 “电子身份证”—— 从设备编码、安装位置、技术参数,到历次检修记录、故障原因、备件更换履历,形成 “一机一档案”,哪怕是服役超10年的接触轨,也能追溯全生命周期轨迹。

2. 可视化驾驶舱:运维数据 “一屏全览”,决策更精准

计划执行分析:区域维保工单 “已派单、执行中、已报工” 状态实时更新,避免 “计划脱节、进度滞后”;

故障分析:车辆、电梯、站台门等设备的故障次数、故障类型直观呈现,2024年某地铁关键设备故障发生率同比大幅下降;

备件消耗分析:供电、轨道线路等专业的备件消耗金额、库存预警实时监控,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

3. 精细化运维:从 “被动修” 到 “主动防” 的跨越

基于设备运行数据,系统自动分析健康状态,提前预测故障风险;

建立 “故障知识库”,汇总故障案例、解决方案,现场运维人员通过移动端即可查询,维修效率大幅提升。

4. 跨场景协同:从 “办公室” 到 “现场” 的无缝衔接

移动端支持 “扫码点检、故障提报、检修记录填报”,现场人员无需携带纸质单据,数据实时同步至后台;

统一待办、统一消息系统集成企微,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避免 “流程卡顿”。

以标杆为鉴,开启资产管理新征程

从某地铁的200万+设备管理,到更多重资产行业的实践,HS-EAM解决方案始终坚持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将 “全生命周期管理” 理念落地为可操作、可复制的标杆方案。

如果你的企业也面临 “资产分散难管、运维效率低、安全风险高” 的挑战,不妨以某地铁为样板,借助HS-EAM的力量,让资产从 “成本中心” 转变为 “价值中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